郎咸平:董明珠的手机究竟摔给谁看?
什么是“小米模式”?
第一,硬件品质。强调真材实料做好产品,采用夏普的屏幕、高通的处理器等等,并且和苹果一样用第一流的代工厂,如富士康、英华达。第二,粉丝参与。倾听用户的意见,把用户拉进来一起做产品。尤其是在开发操作系统的过程中,不断和粉丝互动,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三,价格便宜。其实就是互联网直销,最终使它的零售价接近成本价,薄利多销。
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价格战
其实雷军所干的事情我一个词就能概括——价格战。更何况,小米的销量存在虚报的嫌疑,真实销量可能没有其宣称的那么高。小米曾对外公布2013年其手机出货量为1870万部。而根据市场调研企业易观国际的监测推算,2013年小米手机销量不超过1310万部。也就是说,小米渠道压货560万部,这些手机没有到最终消费者手上,而是在小米的渠道商以及“黄牛”手上。
不过,进入2015年以后,似乎GREE陷入了多元化的泥沼。2015年董明珠高调推出GREE手机,如今,GREE又要开始做汽车。2016年3月6日,GREE电器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主营新能源汽车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企业。问题是GREE之前的技术研发、人才储备、销售渠道、推广方式等都属于家电行业,而且银隆在汽车行业并没有多大竞争力。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生产纯电动客车3189辆,所占市场份额仅为3.6%。盲目多元化的结果就是,GREE20年来首次遭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根据其最新披露的2015年年报,营业收入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净利润125.32亿元,同比下降11.46%。
即便如此,GREE的股息率仍然远远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截至2016年1月24日的12个月里,GREE股息率达7.86%,在A股2000多家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三,同期美的股息率只有3.65%,A股制造业平均股息率为0.83%。GREE上市20年,累计分红17次。根据年报,2015年GREE电器拟向全体股东分红90.3亿元,分红现金比例达到72%,创历史新高。对比美的,上市23年仅仅分红3次,2015年美的的分红总额为51亿元,分红现金比例为40.3%。
因此,对于GREE来说,是坚持自己的模式还是转而投向多元化,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而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是应该学习小米模式还是GREE模式,究竟谁才能代表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我相信各位心中已有了答案。
我一再呼吁,中国制造应该做“6+1”全产业链,也就是产品研发、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6大环节加1个制造环节。像GREE就是“6+1”全产业链模式,而苹果只做“6”不做“1”,富士康只做“1”,小米则只做“5”,也就是除去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其他环节。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小米手机有三个难以克服的致命伤。
第一,工艺不过关,产品经常出现发热、死机、相机发红、通话回音严重等问题。因为手机不是简单的组装,硬件如何优化、App如何运行等都很重要。就好像大家做的仿制药,虽然原研药已经标注了具体成分,如化学成分、原料药、辅料等信息,但因为大家没有掌握它的特殊工艺、质量控制流程以及化合物晶型等关键技术节点,做出来的药稳定性就差,甚至无效。所以普通老百姓用仿制药,有钱人还是用原研药。同理,由于小米的工艺缺陷,其品牌忠诚度并不高。《销售与市场》杂志2014年5月的一个调查显示,在所有使用小米手机的大学生中,23%是真的喜欢小米,而其他人是因为他们买不起苹果、SAMSUNG,只能选择小米。也就是说等他们有钱了,还是会选择苹果、SAMSUNG。
第二,利润率极低。据路透社报道,这家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2013年的营收为266亿元(折合42亿美金),净利润却只有少得可怜的3.475亿元(5600万美金)。那么算下来,小米2013年利润率仅有1.3%,远不如苹果的28.7%及SAMSUNG的18.7%。为什么小米的利润率这么低?因为它只是硬件组装商,自己没有核心技术。芯片是高通的,屏幕是夏普的,组装是富士康代工的。只有操作系统是小米在GOOGLE的安卓系统基础上开发的,但经常出问题,系统越用越慢。
小米手机零售价在2000元左右,大家把它的成本拆解来看。它的硬件确实很贵,处于业内的高水平,夏普的屏幕181.83元,高通的处理器150元,闪存172元等等,加一起是1130.68元。另外还有增值税290元,专利费、关税等加一起400元。一共1530元。再去掉销售成本、人工成本、售后服务、App开发成本,1台手机的利润仅36元,利润率仅1.8%,还不如卖衬衣利润率高。大家来对比苹果,苹果6(16G版本)的零售价为649美金,其硬件成本是227美金,折合人民币1400元,和小米的1130元相差无几。但是每部苹果6的利润是183美金,利润率将近30%!从中大家学到了什么?如果小米自己不做研发,永远追不上苹果。
第三,侵犯常识产权。因为你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处处受人制约。首先是HUAWEI、中兴在国内对小米手机发出专利律师函,但是国内对常识产权保护不够好,没什么下文。2013年7月小米手机进入印度市场,随后受到爱立信的起诉。爱立信官方声明:“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大家一直尝试与小米企业就专利许可授权事宜开展对话。然而,小米始终拒绝以任何方式回应。爱立信万不得已,只能对此采取法律行动。”12月11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禁止小米企业在2015年2月5日前在印度市场进口或销售手机,理由是小米侵犯了别人标准核心专利。虽然一个星期后小米采用高通芯片,禁令被解除,但是小米向法院缴纳的罚款比爱立信要求的1%专利费还高。
除了手机,小米的其他产品也面临常识产权纠纷。日本空气净化器厂商巴慕达发布声明,称小米科技发布的空气净化器,无论从外形、内部构造还是宣传文案,都与该企业之前发布的一款空气净化器高度相似。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大家目前的常识产权保护环境确实很差。有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专利诉讼的平均赔偿金额仅有8万元,所以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先不起诉,而将更大的气力瞄准了专利的国际诉讼,小米无疑就成了这些猎手们等待已久的目标。因此小米虽然在中国做得风生水起,可是一出国门就被告。
小米应向GREE学什么?
与不做研发和制造、只做中间“5”环节的小米截然不同,GREE是典型的“6+1”全产业链模式。大家认为,GREE模式才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第一,一流的研发能力。世界五百强企业每年对研发的投入比例,没有任何一家低于销售额的3%。例如大众汽车,2013年研发开支135亿美金,占营收5.2%;SAMSUNG电子,2013年研发开支134亿美金,占营收6.4%。GREE的研发开支也长期保持在5%,而且上不封顶。2010年7月,GREE电器面向全球发布了包括G10低频控制技术、超高效定速压缩机和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等三项空调领域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超越美、日、欧等国际同类产品。2011年12月17日,GREE创造全球首台双级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前这项技术一直在美国人手中,这次GREE冲破了垄断,而且比美国同类产品节能40%,机组效率提升65%。现在GREE有研发人员7000人,1.4万项专利,在技术上GREE不受制于人。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发表文章称,HUAWEI和GREE的科技创新代表了中国未来,这是国际舆论对中国制造企业罕见的肯定。
第二,高利润率。正是因为有核心技术,所以GREE的利润率很高。在传统家电领域,GREE毛利润率能达到30%~35%,净利率10%左右。而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500强的平均利润率,2013年为2.23%,2014年为2.7%,GREE遥遥领先。即使和美的相比,GREE的净利润也是一直高于美的2~3个百分点。
第三,高市场占有率。GREE空调市场占有率连续19年国内第一,从2005年以来,连续9年世界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33%,是中国空调行业唯一的“世界名牌”。
威尼斯欢乐娱城商情
商业网视